11月25日下午14:00,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在逸夫楼516报告厅开展了2018级研究生第一次学术报告活动。王智伟、张嘉驿和朱威凯同学分别做了《氧化钨薄膜结构调控与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基于n型MoO3背接触层制备高效Sb2Se3薄膜太阳电池》和《多孔六边形Na3V2(PO4)2F3碳包覆微米球》的学术报告。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研一和研二研究生参加此次报告。
王智伟同学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WOx薄膜表面结构,增加比表面积调控薄膜的结晶度以及含氧量从而提高了着色效率,延长了寿命和缩短了响应时间,最终实现调控氧化钨薄膜结构及优化电致变色性能。张嘉驿同学通过补Se、掺杂来抑制本征深能级缺陷,构建了NIP(NPP⁺)结构,研究其他新型缓冲层材料,或在pn结界面处制备超薄插层,甚至制备同质结,来寻找有效的背接触层;通过不同基底材料来诱导Sb2Se3的生长取向尽可能沿着(001)方向,最终制备出高效Sb2Se3薄膜太阳电池。朱威凯同学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a3V2(PO4)2F3 @ C(NVMPF @ C),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各种表征,NVMPF @C将其性能与未处理产品进行比较,并验证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改性可以增强电子传导和钠离子扩散,从而有效地提高NVPF的性能。最后,他们都对各自近期研究的内容作了总结。
通过本次学术报告这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同学们听取了师兄师姐们在科研方面的经验,为同学们今后在深度学习领域内的研究提供了帮助,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