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发布时间:2020-04-20

忆阻电路与智能网络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包伯成 教授

团队成员:陈墨,徐权,武花干,王将,朱正伟,储开斌,朱栋,俞亚娟,张希

研究方向:忆阻模拟器与忆阻电路;超级多稳定性与降维重构;忆阻神经形态电网络;开关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

团队发展目标

  团队将立足忆阻模拟器及其应用电路方面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瞄准忆阻器在神经形态电网络和机器学习电网络等领域中的应用,开展忆阻神经突触模拟器及模拟/数字电子神经元设计、忆阻神经形态网络建模方法与重构理论以及神经形态学习系统与类脑计算理论基础研究,为忆阻及其应用电路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应用建立基础。

团队结构

  团队有教授2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名,讲师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团队成员占总人数的60%;9位团队成员具有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0%;40岁以下的团队成员占50%。

团队形成背景

  近年来,忆阻器及忆阻应用电路受到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及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得到了快速发展,世界各个大国竞相研制并发展忆阻器及忆阻应用电路,已成了一个新的竞争领域。已有文献报道,忆阻器实现了硬件“突触”组件或突触模拟器,可在人工神经形态网络、类脑计算等方面得到应用,解决传统算法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模式识别、在线学习与分类、编码与压缩。作为电网络理论的第四种电路元件,忆阻器有着天然的非线性和可塑性,在混沌振荡电路、神经形态电路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忆阻的各种应用电路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步开展的,尚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于忆阻的电网络理论,探讨忆阻的非线性在混沌振荡电路复杂特性与机理方面的作用,并揭示忆阻的可塑性在神经网络及神经形态电路演化与功能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推动忆阻电路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2014~2018年期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记忆元件建模与记忆电路动力学研究》和《忆阻电路的复杂动力学与多稳定状态控制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忆阻电路的多稳定性及其状态切换控制研究》、《忆阻阈值模型及忆阻应用电路特性研究》、《Hodgkin-Huxley离子传导的分数阶忆阻模型及其动力学》、《基于忆阻桥双向电流积分的热释电信号读出电路研究》和《非自治忆阻振荡电路的动力学分析及在神经形态电路中的延拓》,以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周期激励忆阻电路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BK20160282)等项目的申请和执行中,形成了以包伯成教授为负责人,陈墨,徐权、武花干和王将四位青年教师为骨干,朱正伟、储开斌、朱栋、俞亚娟和张希为主要成员的“忆阻电路与智能网络”创新研究团队。

团队标志性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3项和青年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及江苏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项)的资助下,创新团队在忆阻模拟器与忆阻电路模型、超级多稳定性及其韦库重构理论、忆阻神经形态电网络实现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广泛引用及正面评价,并获得了多种科研奖项和学术荣誉。

  获得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ESI论文160余篇,其中2篇入选Top 1‰ ESI数据库热点论文、15篇入选Top 1% 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Electronics Letters内页“interview”,Google学术引用37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3件。

  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常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学术论文“Extreme multistability in a memristive circuit”荣获“IET Premium Award Winner 2018”最佳论文奖,研究项目《忆阻应用电路与多稳定性理论》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得2015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全国智能车大赛获全国二等奖;指导研究生获得2017年度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立项通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9/11/7/art_58320_8817422.html)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立项名单截图)

(包伯成教授带领团队参加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混沌与非线性电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包伯成教授带领团队参加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朱正伟、储开斌等老师指导的作品《宽频电子变压器参数自动测试仪的研制》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