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联合体”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申请指南

作者:发布时间:2025-11-10

为提升我院与武进国家高新区内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人才的共培共育。学院依托“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联合体”,特设立开放研究课题,征集与相关企业联合的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课题。主要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或相关的工程应用前沿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由企业“出题”,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答题”的项目合作模式。旨在加强本科生学生认识工程应用前沿技术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融合高校科研创新与企业技术攻关能力。项目申请采用“1+1+2+4”的人员构成模式,具体为1名高校申请人、1名企业共同申请人、2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

一、申请条件

1. 高校申请人为第一负责人,需是我院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中级及以上职称),优先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

2. 企业共同申请人为第二负责人,原则上为武进国家高新区(含科教城)内企业在职人员。

3. 项目由第一负责人与第二负责人共同申请,每人限报一项。

4. 研究生和本科生均为我院在校学生。

二、申请程序

1. 申请指南下达后,开始受理申请。申请人需认真阅读指南,编制项目申请书(附件1),请将申请书电子版(附件1)与项目信息表(附件2)发送至指定邮箱(zt0913@cczu.edu.cn),申请书和邮件命名方式为: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5日。

2. 申请书提交格式为PDF版,申请人签字处须本人签字并扫描,所在学院意见待获批后再盖章。

3. 学院组织专家给出评审意见,按照“公平、择优”原则审查确定是否资助。项目获批后,申请人将纸版申请书(加盖学院公章)一式2份交至学院。

三、执行与管理

1. 项目执行期为2025年12月至2027年5月。

2. 项目负责人须按规定提交中期、验收报告,汇报项目进展成果及经费使用情况。

3. 项目因故中断,无法继续进行的,或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结题的,学院将停止经费支持。

4.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第二负责人须来面向学院师生开展至少一次讲座。

四、经费及使用

1. 项目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5万元/项、一般项目4万元/项,评审后择优立项。立项项目预拨付50%,中期检查通过拨付30%,验收通过拨付20%。

2. 项目使用经费在常州大学计划财务处报销。

3. 报销须符合常州大学财务管理规定,支付项目研究直接费用中的业务费,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版面费、差旅费等。

五、成果管理

1. 资助成果(论文、论著、专利、标准、获奖、鉴定等),应标注化合物半导体创新联合体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编号:x”或“Funded by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Innovation Consortium, (Grant No.x)”。

2. 成果中SCI二区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其中至少有1项需包含项目组成员中至少1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以及申请人,至少1项本科生排名前三的成果。论文和专利成果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常州大学,且与项目主题相关。

3. 为加强企业的深度合作,项目研究成果中至少1篇论文或1件专利中含合作企业人员。

4. 常州大学作为参与单位,项目研究成果及参与人员成功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可直接认定为通过验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徐权

  话:15151968306

项目受理: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 周婷

  话:13915057457

附件1  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2. 项目信息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