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
1983.09-1986.07 扬州大学 机械制造专业 1988.09-1991.07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工学硕士 1998.09-2001.07 清华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工学博士 |
工作履历: |
2007.07 - 常州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3.08-2007.07 江苏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08-2003.08 香港城市大学 研究员 2001.07-2002.08 江苏理工大学 教授 1991.07-1998.09 江苏理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 1986.07-1988.09 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政府 科员 |
学术兼职: |
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新型太阳能电池中试及前沿技术研究”主题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摩擦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机械学科会评特邀评委,《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摩擦学学报》和《friction》等学术刊物编委。国务院学位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负责人。江苏省新能源材料与技术优势学科负责人、江苏省光伏工程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主任、江苏省2011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 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
主授课程: |
纳米科学与技术、微机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技术 |
研究领域: |
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与制造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装备、摩擦学 |
奖励与荣誉: |
1. 2013年,江苏省“333”工程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2. 2013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3. 2013年,《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 4. 2012年,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 5. 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 2009年,指导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7. 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8. 2006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9. 2005年,江苏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10. 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1. 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2. 2003年,“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
学术成果: |
|
出版著作4部 |
|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6余篇、EI收录1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举办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8场。 |
|
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3件,省部级科技奖9项。 |
研究项目: |
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计划等课题30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