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园:“我是一颗石榴籽”——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学子赴新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8-16    访问次数: 589

中国青年网新疆810日电(通讯员郭艺璇)20228月,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心连心爱传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刻理解总书记在新疆之行中的重大关切和重要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赴新疆切身感悟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用石榴籽精神筑梦新时代。

走过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路旁的居民楼是红白色,远处的群山掩映,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实践团队踏上独库公路,看着那拉提的高山草甸像毛茸茸的地毯延伸到天际,骏马像琥珀一样点缀在花卷里面,独库公路修建耗时十年,集数万官兵的力量,在悬崖峭壁与森林雪山间穿梭。从草原,到雪山,到戈壁,故独库公路又被称为“英雄之路”,象征不惧困难、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走进新疆领略疆土文化,实践团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中设有新疆革命史料展览、新疆民族风情陈列等,透过璀璨的文物,能够从中折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蕴。团队成员表示:“青年一代更应当坚定文化,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朝气与活力,在文化自强的自觉行动上有所作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沉淀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实践团队走进东归历史文化展,见证了蒙古尓扈特族回归祖国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来到党史陈列馆,实践团队仿佛置身兵团大力建设新疆的那段流金岁月。团队成员表示:“青年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兵团精神,在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中敢闯敢试,锐意进取。”

来到“新疆之窗”——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巴扎集市,也是维吾尔族文化表现最集中、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大巴扎在涵盖了建筑和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华,更集中再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登塔远眺,俯瞰周围的城市风光,实践团队深刻领略到新疆风情。

侧耳倾听,手鼓咚咚,一首《打起手鼓唱起歌》传递着新疆少年的喜悦和豪情。


图为实践队拍摄新疆当地风土人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艺璇 供图

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定睛细看,起舞翩翩,表演者用动情的舞姿建立起与生命和情感的真实联系,刚健奔放。

实践团队就“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交往情况”、“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新疆人民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展开问卷调查,用数据分析客观评估。


图为实践队与新疆籍老师交流学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艺璇 供图

在与少数民族哈伦的亲切交流中,哈伦表示:“在祖国这片热土上生活着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

与少数民族麦尔丹一同参观展览,见证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与他的亲切交流中,了解新疆近些年来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麦尔丹表示:“这种形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互帮互助。我坚定认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实践团队创新活动形式,运用互联网手段,拓宽教育宣传覆盖面,发起“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民族团结”手抄报海报设计比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图为实践队进行在线授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艺璇 供图

通过线上创新创业启蒙,团队与少数民族学生连线,以实物演示讲解,展现脑电机器人的科技魅力,助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未来为国家科技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民族团结一家亲,资助政策伴我行”线上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在向少数民族同学介绍资助政策之外,实践团队组织优秀受助学子分享求学故事,希望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同学助学筑梦提供一些借鉴。

实践团队新疆之行,切实感悟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民族团结更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必要条件。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图为实践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艺璇 供图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633160&app_version=1.3.5&sid=1358686&time=1660548725&signature=X3pjJxr9YwmWqndeOG07NBQN8S2pKn7QALRvlPVyZ52g68MDzk&sign=8bf5e8d8b67bf5e1fd7f68ee6a77872d#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
   常州大学逸夫楼

邮编:213164

电话:0519-86330284     院长信箱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0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