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

发布者:蒋蕾发布时间:2020-03-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92年,期间历经计算机学科部(1992-199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4-2007)、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至今)。数理学院始建于1978年5月,期间曾经历了基础课部(1981—2000)、信息科学系(2000—2007)、数理学院(2007—至今)的发展过程。2014年4月,学校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内涵建设,将两学院合署办学。

 目前学院下设基础课部、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机构。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个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列入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中评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次评为4星专业,在“武书连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连续多次评为B+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年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生导师2人。有专任教师9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95.6%,博士学位50.7%。1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人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近30名教师具有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香港等地的海外研修经历。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学院具有完备先进的教学、实验、研究设施条件和仪器设备。实验场所总面积13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金额3000余万元。建有1个省级教学实践中心(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拥有多功能离子束增强沉积设备、高真空三靶磁控共溅射镀膜系统、制备太阳能电池及性能测试的整套仪器设备、曙光并行机、双目视觉机器人开发平台、脑电采集系统、过程控制对象及HART仪表系统、智能无线传感网系统、超高频示波设备等多功能化的综合实验平台,同时还具有数十种正版化的教学、科研软件。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注重学科发展,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实力增势强劲。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研究生150余名。;有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千级净化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及中石化、中石油项目36项、省教育厅和市政府项目近60项、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安庆石化等各类企业横向项目250项,累计到款近5000万元;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其中Nature Index论文5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各类专利近400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3项,其中省部级或其他同等行业类科技奖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鉴定10项。

学院教风严谨,教学成果突出。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3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重点教材5部;近5年来,承担省级及以上教研课题9项、撰写核心教研论文20余篇;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包括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四个二级学科,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有着密切联系。该学科紧跟光伏材料、微电子、光电子、智能信息等国家“十三五”重点领域的发展步伐,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本学科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团队与人才建设、实验室建设,形成了生物电子学、低维材料电子学、光电子学与光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多个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向。学科不仅有凝聚态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强力支撑,而且与石化、材料、信息、装备等相关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科技创新实力强、社会服务领域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鲜明特色。

学科实验室面积2100平方米,拥有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常州市呼吸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沉积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核磁脑电采集系统等价值为2500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科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拥有教授 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60多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纵向经费1100余万元。SCI/EI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国内外学术专著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项7项。

近五年来,本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128名,其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12名,获得国家级奖学金8名,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8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门,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项。研究生培养彰显了学校“大工程观”办学特色,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